电动车与电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不清怎么处理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1-12-22
现实生活中,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均需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上路通行,以避免人身及财产损害事故的发生,那么,如果电动车与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任不清应当怎么进行处理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电动车与电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处理方法
一、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具体划分如下:
- 若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则该方需承担全部责任。
- 若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则根据各方的行为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 若各方均无过错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则各方均无责任。
- 若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他方无责任。
二、责任申明的情形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当事人具备以下情形之一时,需承担全部责任:
-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
- 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
若当事人弃车逃逸并潜逃藏匿,且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若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具备第一款第二项情形,责任不予减轻。
交通事故处理流程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需在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若需要检验或鉴定,应在检验报告或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认定书。当事人对认定书有异议时,可在自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认定书。若需要检验或鉴定,应在检验报告或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认定书。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试行在互联网上公布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但需保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信息。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或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有异议时,可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逾期提交复核申请的将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复核申请应明确复核请求、理由和主要证据。对于同一事故,只接受一次复核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