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土地时,土地上的果树怎么补偿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1-12-23
为了加快城市或是农村的发展,国家征收了大量的土地,为了补偿失地农民,国家出台了政策,给予农民相应的补偿。那么,征收土地时,土地上的果树怎么补偿?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一、土地征收中果树补偿的法律规定
1. 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时应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对于征收耕地,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2. 土地补偿费的归属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而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则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3. 果树补偿的具体规定
果树属于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范畴,在征地时,对于在拟定征地协议之前已种植的果树,应当酌情给予补偿。而在征地方案协商签订之后抢种的果树,则一律不予补偿。
4. 果树补偿标准的确定
果树的补偿标准一般按照棵树或亩数进行赔偿,具体标准因果树品种和规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国家并没有统一的赔偿标准,各地政府根据当地情况制定相应的赔偿标准。如果想了解每棵果树的具体赔偿金额,可以查阅当地政府发布的征地补偿文件。
二、解决征地拆迁财产纠纷的法律途径
1. 征地纠纷行政诉讼
征地纠纷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裁定的司法程序。行政诉讼适用于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对限制人身自由或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以及其他行政争议。
2. 征地纠纷行政复议
征地纠纷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认为该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
3. 征地纠纷中的民事诉讼
在征地纠纷中,大部分诉讼属于行政诉讼,但并非所有程序都必须通过行政诉讼解决。对于非法占地行为,可以从民事角度起诉民事侵权,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对于已经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如果该协议签订过程中存在胁迫等手段,则可以从民事诉讼的角度起诉撤销该协议。
4. 征地补偿协调裁决
征地补偿协调裁决是解决补偿标准争议的一种制度。如果对补偿标准存在争议,可以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协调;如果协调不成,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作出裁决。这是国家为减少、解决征地纠纷而推行的制度,协调是裁决的前置条件。
5. 征地纠纷听证制度
征地纠纷听证制度是指在土地征收纠纷中拟作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决定,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主管部门组织听证的制度。听证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则,充分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保证其陈述意见、质证和申辩的权利。听证制度分为主管部门依职权组织的听证和申请人申请后组织的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