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行为的含义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审判制度法律知识

违法行为的含义是什么

点击数:36 更新时间:2024-06-09

 
185920
现在的社会,法律基本完备,大量的法律的存在几乎让人们不知道什么行为合法,什么行为不合法,可能一不小心我们就因为违法而犯罪了,所以,很有必要让大家了解了解有关这方面的一些知识,那么,违法行为的含义是什么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疑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违法行为及其分类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不同,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

广义和狭义的违法

广义的违法指的是一切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而狭义的违法则是指严重违反法律,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在本文中,我们从广义上对违法进行论述。违法与犯罪之间的联系是犯罪一定是违法的,但违法不一定是犯罪的。两者的区别在于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比违法行为严重,大多数犯罪行为要负刑事责任,而违法行为则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违法行为与其他行为存在区别。首先,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反道德的行为。虽然许多违法行为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其次,违法行为不同于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违法行为当然不能产生违法行为人所希望的法律效果。但是,不能认为法律上无效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有些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也并不构成违法。

合法行为的分类

广义的合法行为是指法律没有禁止的一切行为,即法律宽容的、不加追究的行为。根据这个意义上的合法行为,只要不是违法行为,就是合法行为。广义的合法行为包括狭义的合法行为和非法律行为(中性行为)。划分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保障民主、自由,防止专制,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对于政府权力而言,法治原则就意味着“凡法律没有允许即为禁止”。

狭义的合法行为是指主体在自己意志支配下实施的,符合法律规范的,对社会有益或至少无害,从而受法律保护的行为。狭义的合法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 从法律评价角度看,它是法律上有意义的行为,即处于法律调整范围内的行为,与非法律行为相区别。
  2. 从行为的法律性质看,它是合乎法律规范要求的行为,表现为对规范中指引的行为模式的遵守。
  3. 从行为后果看,它通常产生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因而是有益于社会或至少是无害于社会的行为。
  4. 从国家意志的角度看,它是国家所要求、希望或允许的行为,法律设有相应的义务以保障它的实现。
  5. 从法律后果看,它引起肯定性法律后果,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行为。

上述特征使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相区别。

延伸阅读
  1. 行政处罚中没收非法财物是否可抵扣罚金
  2. 公司借款法人及股东承担责任吗
  3. 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4. 分公司是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主体?
  5. 损坏他人财物2000元怎么处理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刑事案件撤回起诉的法律依据及行使条件
  2. 刑事诉讼中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
  3. 刑事诉讼中回避的处理办法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法》的解释
  5. 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数量限制
  6. 亭湖刑事犯罪辩护律师多少钱
  7. 探索刑事辩护律师的权益?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