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可以适用回避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法律知识

律师可以适用回避吗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4-03-16

 
18585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无论是刑事诉讼还是民事诉讼,被告人都可以委托律师作为案件代理人的,而我国是有回避制度的,那么律师可不可以适用回避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律师回避的适用范围及相关法律规定

一、律师是否适用回避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律师并不是回避的对象。回避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员等。只有当审判人员与律师存在利害关系时,应该是审判人员回避。

二、回避的申请理由及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可以基于以下情形要求审判人员(执行人员)回避,并且他们也应当自行回避:1. 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2. 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 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 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5. 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当事人有权利在以下情况下,对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提出回避申请:1. 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2. 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 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发现审判人员具有以下情形之一时,有权要求回避,但必须提供相关证据材料:1. 未经批准,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2. 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办理该案件的;3. 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报销费用的;4. 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各项活动的;5. 向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购买商品、装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给予的好处的。回避申请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当事人应当说明理由。如果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才知道,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延伸阅读
  1. 虚假主体签合同的有效性问题
  2. 冒名签订的合同善意相对人在被冒名人追认前能不能撤销
  3. 依法治国要求树立法律权威,依法办事
  4. 被判无期徒刑是否可以上诉
  5. 合同代理人签字和盖章效力一样吗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刑事案件撤回起诉的法律依据及行使条件
  2. 刑事诉讼中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
  3. 刑事诉讼中回避的处理办法
  4. 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数量限制
  5. 什么叫刑事辩护,概念是什么
  6. 亭湖刑事犯罪辩护律师多少钱
  7. 探索刑事辩护律师的权益?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国外代理合作协议范本
  2. 建设工程委托招标代理合同范本
  3. 保险代理人合同范本
  4. 代理人竞业禁止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