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开庭时辩护人的职责和行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第一审程序法律知识

刑事案件开庭时辩护人的职责和行动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1-05

 
185499
【刑事案件开庭时辩护人要做些哪些相关法律知识科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获得辩护的权利,那么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哪些权利?法律有哪些规定?刑事案件开庭时辩护人要做些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刑事案件开庭时辩护人的职责和权利

辩护人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具有以下权利:

1. 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可以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

2. 可以与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3. 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最长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4. 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可以了解有关案件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受监听。

5.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恐怖活动犯罪案件、重大贿赂犯罪的共同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对于上述案件,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

6. 辩护律师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信,适用上述规定。

7. 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

8. 辩护人认为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未提交的,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调取有关证据。

9. 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的有关情况和信息,有权予以保密。

辩护人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辩护人具有以下义务:

1. 辩护人收集的有关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证据,应当及时告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2. 辩护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威胁、引诱证人作伪证以及进行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

3. 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的有关情况和信息,有权予以保密。但是,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的,应当及时向司法机关通报。

延伸阅读
  1. 刑事案件审判程序准备阶段的准备事项
  2. 刑事案件受理后立案的时限
  3. 刑事案件开庭家属与被告人的交流限制
  4. 刑事案件公诉费的计算方法及收费标准
  5. 刑事案件中辩护人的必要性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
  2. 死刑复核程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
  4.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误工损失
  6. 刑事附带民事先审理哪个
  7. 检察院抗诉民事案件有多少天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