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0-27
交通事故责任的确定是保障受害人权益的重要环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是确定交通事故责任的方法:
当机动车发生事故并造成损失时,首先由机动车投保第三者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承担赔付责任。如果赔偿金额超过交强险限额,剩余部分由事故当事人根据各自责任的大小分担。
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机动车一方承担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并且机动车驾驶人采取了必要的处置措施,那么机动车一方的损害赔偿责任可以减轻。
当非机动车之间或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时,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或《事故认定书》所认定的各方当事人的责任比例,分别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为了确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以下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顺序和原则:
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有违反道路交通法规的行为,即违章行为。如果没有违章行为,就不属于交通事故。
交通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才能确定相应的交通事故责任。如果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就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确定当事人应承担的交通事故责任大小,要考虑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如果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那么有违章行为的一方要承担全部责任。如果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那么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起较大作用的一方要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如果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基本相当,那么两方当事人要承担同等责任。对于三方以上当事人共同造成的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要根据各自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大小来确定。
交通违章行为在事故发生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主要是根据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来判定的。其中,违反各行其道规定、违反让行规定、违反交通规则其他规定以及违反交通安全原则的行为,都会影响责任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