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5-14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交通事故受害人在治疗结束后应进行伤残鉴定。对于没有异议的伤残鉴定结果,一般只进行一次鉴定,并在后续的赔偿过程中以第一次鉴定结果为准。
如果当事人对检验报告、鉴定意见有异议,可以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申请人应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申请,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原办案单位重新委托检验、鉴定。如果检验报告、鉴定意见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原办案单位可以决定不准予重新检验、鉴定,并在三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
同一交通事故的同一检验、鉴定事项,只能进行一次重新检验、鉴定。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九十二条的规定,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时,如果需要进行伤残评定和财产损失评估,应由各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资质的机构进行。但是,如果财产损失数额巨大涉嫌刑事犯罪,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委托。
当事人委托伤残评定和财产损失评估的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治疗结束后,应向原处理交通事故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提交伤残评定申请书。申请书应详细写明申请人的个人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等)、伤残和治疗情况(伤情鉴定、病历摘要)以及申请的具体事项。同时,还需要注明申请人和申请日期。
伤者必须在治疗终结后的15日内申请伤残鉴定。如果在15天内未提出伤残评定申请,将被视为自动放弃获得残疾者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的权利。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规定,伤残评定应以事故直接造成的损伤或因损伤引发的并发症治疗终结的时间为准。
各方当事人在收到伤残评定书后,如果对评定结果不满意,必须在接到评定书后的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书面申请重新评定。只有经过审查受理后,才能进行重新评定。如果在15天内未申请重新评定,评定结果将生效,之后提出的重新评定申请将被视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