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决买方继续履行合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拒绝履行法律知识

怎样判决买方继续履行合同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2-16

 
16841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依法成立后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的当事人要全面履行合同的义务,不履合同要承担违约的责任,那么会不会判决买方继续履行合同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如何判决买方继续履行合同

依据法律规定的违约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当买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卖方有权向法院请求判决买方赔偿损失和继续履行合同,除非合同无法履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0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时,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以下情形除外:

  1. 法律上或事实上不能履行;
  2. 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履行费用过高;
  3. 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合同继续履行的条件

继续履行的可能性

继续履行是指违约方应当按合同约定履行合同的责任,只有在合同有可能继续履行的情况下,违约方才能承担继续履行的责任。在某些情况下,法律并不要求违约方负继续履行责任,而只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当实际履行与特别法相冲突时,也不适用继续履行。对于自然债务在当事人违约后发生合同履行不能时,违约方已经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也不能要求其继续履行,只能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继续履行的必要性

继续履行只是违约的一种补救措施,不是惩罚性措施,因此债权人是否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以及违约方是否应继续履行都应考虑其经济合理性。根据合同法规定,继续履行是否必要是以履行费用为标准来判断的,如果继续履行费用过高,势必破坏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就不能适用继续履行的责任形式。

债务标的的适于强制履行

只有在合同约定的标的适于强制履行时,才适用违约方继续履行的责任。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合同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如委托合同等因相信对方的特殊技能、业务水平、道德品格而订立的合同,因其严格的人身性质,实际履行有悖于合同的性质,因而不适用继续履行。对于提供劳务的合同,也不得以履行合同债务为由强令债务人提供劳务。

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请求继续履行

是否要求债务人承担继续履行责任是债权人的权利,他人不能强迫。但债权人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应当在合理的期限内提出,否则,债权人将丧失请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的权利。合同法规定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的情况下,不适用继续履行的责任形式,主要是为了促使债权人及时行使继续履行的权利,以稳定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并保护违约方的利益。
延伸阅读
  1. 房贷期间开发商跑了怎么办
  2. 二手房买卖后合同的法律效力
  3. 因不可抗力导致民事责任免除和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
  4. 国际货物出口业务的程序
  5. 需要审批、登记手续的合同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
  2. 瑕疵履行在中国法律中的定义
  3. 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4. 定金返还问题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
  5. 合同法中的拒绝履行和迟延履行区别
  6. 合同中的无效情形和免责条款
  7. 退工的时候保密协议怎么履行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保证担保合同范本
  2. 债权担保合同范本
  3. 反担保保证合同范本
  4. 贷款担保意向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