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精神病者怎么给抚养费
点击数:49 更新时间:2023-12-11
夫妻双方结婚多年后,一方才知道另一方是有精神病,属于精神病者,但此时双方已经有孩子了。正常的一方就起诉要求离婚,孩子也归正常一方抚养,另一方本应该是要出抚养费,但患有精神病者怎么给抚养费?手心律师网小编给您提供一些意见。
患有精神病者的抚养费支付问题
1. 支付抚养费的原则
根据父母子女的关系,即使是精神病人,也需要支付子女的抚养费。无法实际抚养子女与是否支付抚养费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从精神病患者的收入中扣除抚养费,对于无经济收入的一方,可以使用其财物进行折抵。
2. 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没有发病的时候被认为是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需要承担抚养费。而那些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则被认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需要承担抚养费。即使精神病人承担抚养费,其数额也与其负担能力有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三条的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3. 子女抚养费计算标准
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应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来确定。- 对于有固定收入的一方,一般可以按照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支付抚养费。如果负担两个以上子女的抚养费,可以适当提高比例,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对于无固定收入的一方,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来确定,参照上述比例。- 对于特殊情况,如私营企业主或子女残疾等,应适当考虑增加或减少抚养费,以子女的实际生活需要为准线。抚养费应包括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在具体实践中,确定子女抚养费应综合考虑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以及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