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4-14
在离婚诉讼中,当事人可能不清楚应该在哪个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因为户籍和居住地不在同一地方,希望能够就近起诉。还有一些当事人在收到法院传票后,从未考虑该法院是否有管辖权。所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婚姻案件管辖权的问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的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内,各个法院都有管辖权。”
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其户籍所在地,而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经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不包括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如果被告有经常居住地,那么经常居住地的法院优先于住所地的法院拥有管辖权。
关于离婚案件管辖法院的特殊规定,有以下原则性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5〕5号)第12条的规定:“如果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没有经常居住地,由原告起诉时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此外,《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还规定了以下经常性情况的管辖规则:
1. 对于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踪的人提起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2. 对于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
3. 对于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5〕5号)第8条的规定:“如果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被监禁或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一年以上,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地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