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4-12
婚约,也称为订婚或定婚,是指男女双方以结婚为目的达成的协议。在我国法律中,婚约并不受法律保护,也不是结婚的法定必经程序。夫妻关系的确立完全依赖于在婚姻登记机关的登记行为及结婚证书。因此,可以说婚约不受法律保护。
虽然我国《婚姻法》没有对婚约作出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之间不可以订立婚约。只是这种婚约对双方没有法律约束力,一方要求解除婚约时,可以通知对方,无需征得对方同意,也不必履行任何法律手续。
1. 婚约的处理原则
(1)订婚不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和手续。法律不强制要求订婚,是否订婚由当事人自愿决定。但任何人不得强迫当事人订婚。
(2)婚约没有法律效力。婚约只有在双方完全自愿的情况下才能履行,双方同意解除婚约时可以自行解除,一方要求解除婚约时并不必须征得对方同意。
(3)因婚约引起的财产纠纷一般会受理法院。法院的考虑是解决财产问题,而不是特别针对婚约。
2. 注意区分婚前给付财产
情侣双方在婚前互相赠送礼物是常见的情况。一旦双方分手,赠送的礼物是否归还,首先需要准确确定赠与财产的性质。如果是彩礼,即基于风俗习惯定亲所用的财产,应予以归还。如果是价值较大的物品,如房屋、高档耐用品等与结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财产,属于附条件的赠与,也应当返还。
对于财产正常损坏或折旧的情况,一般不考虑支付赔偿。至于情侣之间平时正常外出消费或购买衣物、食品等支出,不宜再进行处理。因此,区分婚前给付财产的不同情况,引导双方区别对待,可以有效缩小双方的矛盾和心理差距,逐步达成一个合理的调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