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性收入及意义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财产清查法律知识

财产性收入及意义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4-10

 
160988
财产性收入是人均支配收入里的一种,百姓获得财产性收入的较多方式是依靠越来越多的金融理财性工具,财产性收入在人均支配收入里所占的比例较小。

什么是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所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动产包括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而不动产则包括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财产性收入包括通过出让财产使用权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以及通过财产营运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财产性收入的意义

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让群众拥有资本收入对于实现和谐社会具有特别的意义。在追求和谐的过程中,贫富分化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贫富分化严重,贫穷群体改变生活的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弱。如果他们只能依靠简单的劳动,而不能通过其他方式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那么他们可能会一直处于不利地位。此外,如果通过劳动所得的收入不能转化为资本并增值,那么他们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富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国家的责任之一就是使国民在物质生活上逐步接近理想状态,让他们在物质享受上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重视居民投资事务,创造条件让百姓参与经济发展,让他们除了劳动报酬以外,还有机会分享经济事务的总成果,这无疑是遏制贫富分化的途径之一。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实现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目标,需要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条件。首先,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保证收入可以转化为财产,并规定通过财产获得的收入应得到保护。其次,国家需要创造公平交易、抗风险和价格形成机制等良好的市场条件。此外,完善相关市场的监管也是创造条件的重要内容,包括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因此,国家势必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让老百姓能够安全、放心、明白地拥有财产和赚取财产性收入。随着国家在各个投资领域努力创造条件,让百姓更方便地参与,将实现多赢的结局。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将从中受益。

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形成

鼓励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让更多人成为中等收入者。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与实现“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中,让更多人拥有财产性收入也具有明显的意义。当人们普遍具有一定的财产性收入时,意味着整个经济的消费结构处于比较合理的阶段。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拉动经济增长最关键的是依靠内需,而中等收入阶层的存在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力量。相反,如果贫富差距过大,国家人均GDP的增长主要反映在高收入者收入的增加上,要拉动消费变得困难。因此,实现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目标,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和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1. 再婚后购的房产以前的子女能继承吗怎么办
  2. 农村的婚房是归父亲还是儿子
  3. 夫妻吵架,为了缓解感情,写了承诺不要永庭财产有法律效力吗
  4. 我国《婚姻法》对家庭关系的规定
  5. 没有结婚证分开财产怎么分配,的规定是什么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股权转让协议
  2. 3个人合伙开公司要怎么分配股权
  3. 无偿转让股权债务如何承担
  4. 领结婚证没到法定年龄可以吗,有哪些法律规定
  5. 结婚证只剩一本要补吗,有没有法律规定
  6. 二婚要办结婚证的流程有哪些,法律上如何认定
  7. 理解固定资产的定义和作用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