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金融票证虚报注册资本应该如何定性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公司增资法律知识

伪造金融票证虚报注册资本应该如何定性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11-06

 
160745

案情

被告人陈某及张某、刘某的犯罪行为

被告人陈某在担任上海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期间,与被告人张某共同伪造现金解款单、银行查询函等单据,并委托被告人刘某伪造银行印章,以取得虚假的验资报告。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欺骗了公司登记主管部门,成功取得了公司登记,并虚报注册资金总额达人民币13.8亿元。另外,被告人张某还在另一次犯罪中,与被告人刘某合谋,通过类似手法使23家公司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金总额达人民币2000万元。

分歧意见

对于被告人的行为如何认定,是否构成牵连犯,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

根据这种观点,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他们伪造了现金解款单等金融票证,并通过这些伪造的单据取得虚假的验资报告。尽管他们后来又通过利用伪造的银行单据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构成了虚报注册资本罪,但根据刑法的牵连犯原则,应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

第二种观点

根据这种观点,被告人的行为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他们明知申请登记的公司没有实际注册资金,通过伪造银行单据等手段取得虚假的验资报告,并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尽管他们使用了伪造的银行单据等手段,但这些伪造的银行单据不能进入金融流通领域,无法体现金融票证的功能,因此不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也不构成牵连犯。

评析

被告人的犯罪目的和行为构成

被告人的犯罪目的是骗取公司登记,他们使用伪造银行单据这一手段虚报注册资本。尽管他们并非公司登记申请人,但他们明知申请登记的公司没有实际注册资金。通过伪造银行单据的方式,他们获得虚假的验资报告,并以此骗取公司登记。因此,他们之间形成了虚报注册资本的意思联络,并在主观上具备了骗取公司登记的犯罪故意。

侵犯的客体

被告人的行为侵犯的是国家对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秩序,而不是金融票证的管理秩序。他们的行为直接危害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中的公司登记制度。

社会危害性

被告人的行为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中的公司登记制度造成了侵犯和藐视,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牵连犯的认定

被告人的行为存在形式上的牵连关系,但并不构成牵连犯。因为牵连犯要求行为人的行为都是独立的犯罪行为,而被告人的伪造银行单据等行为并不符合伪造金融票证罪的构成要件,因此不能适用牵连犯的从一重处断原则。

(作者单位: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

延伸阅读
  1. 公司让我当法人需要给补偿吗
  2. 法人犯罪公司要赔偿吗
  3. 主体资格问题及履行能力
  4.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辩护词
  5. 收购空壳公司有哪些注意事项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企业注册资金要求
  2. 转让公司股权怎么规定
  3. 无偿转让股权债务如何承担
  4. 病假扣薪标准
  5. 补办结婚证需要双方都去吗,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6. 办了婚礼没领结婚证受法律保护吗
  7. 结婚证丢了有什么影响,法律如何规定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