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11-29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强制拆迁索赔案件是否受理取决于是否符合立案条件。只有符合条件的案件,法院才会受理。如果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满意,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可以订立补偿协议。一旦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如果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无法达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房屋征收部门可以向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报请依法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进行公告。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包括补偿协议的相关事项。如果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满意,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如果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并且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不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进行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
房屋强制拆迁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强制拆迁的实体条件是市、县级政府依法做出补偿决定,并且已按照决定内容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偿安置,但被征收人仍然拒绝搬迁。如果只存在补偿协议而没有补偿决定,房屋征收部门只能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不能直接申请强制执行。因此,强制拆迁的实体条件是做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政府在依法做出补偿决定后,被征收人仍然拒绝搬迁。
强制拆迁的程序条件是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因此,申请强制拆迁应当在被征收人可以申请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期限届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