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5-04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拆迁房屋应该先进行补偿,然后再进行拆迁。如果在未签订补偿协议的情况下进行拆迁,被拆迁人可以通过向公安机关报案或申请行政诉讼等方式来维权。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市、县级人民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该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偿,被征收人应该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建设单位不得参与搬迁活动。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并且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未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应附有补偿金额、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
拆迁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
拆迁协议应明确拆迁补偿的方式,包括货币补偿金额以及支付期限。
拆迁协议应明确安置用房的面积、标准和地点。
拆迁协议应明确产权调换房屋的差价支付方式和期限。
拆迁协议应明确搬迁的期限,以及搬迁过渡的方式和期限。
拆迁协议应明确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或停产停业损失费的发放标准和支付方式。
拆迁协议应明确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的方式。
拆迁协议还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约定包括其他条款。
具体而言,每个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内容可能因拆迁补偿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采用货币补偿的情况,协议应主要包括补偿金额和搬迁期限;对于采用产权调换的情况,协议应主要包括安置用房的结构、面积和地点、搬迁期限,以及过渡方式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