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9-07
拆迁补偿决定的有效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只要该决定本身合法,其效力就没有时间限制。
如果开发商在协议签订后一直未使用土地,很可能开发商的用地行为是违法的,也就是说该土地很可能未经依法征收。如果土地未依法征收,那么您所签订的拆迁协议就是无效的。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您就有权申请建房,当然还需要符合当地的规划。
拆迁协议应明确拆迁补偿的方式,包括货币补偿金额及其支付期限。
拆迁协议应明确安置用房的面积、标准和地点。
拆迁协议应明确产权调换房屋的差价支付方式和期限。
拆迁协议应明确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拆迁协议应明确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或停产停业损失费的发放标准和支付方式。
拆迁协议应明确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的方式。
拆迁协议还可以根据当事人的需求约定其他条款。
对于每一个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还应视拆迁补偿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实行货币补偿的,协议中应主要载明补偿金额和搬迁期限;对于实行产权调换的,协议主要载明安置用房的结构、面积和地点、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规定,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以下情形之一确需征收房屋时,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征收房屋是为了满足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征收房屋是为了满足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征收房屋是为了满足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征收房屋是为了满足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征收房屋是为了满足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征收房屋是为了满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九条规定,依照上述规定确需征收房屋的各项建设活动,应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应纳入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时,应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并经过科学论证。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条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应拟定征收补偿方案,并报市、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市、县级人民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