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5-04
在一般的合同订立过程中,并不涉及商业秘密的问题。因此,在合同谈判过程中,双方交换的信息不必被视为商业秘密。这些信息可能很有用,也很有价值。如果不属于商业秘密,当事人可以自由使用这些信息。例如,当事人在购买机器时,可以向多家生产或销售该机器的商家发出要约邀请,了解他们的产品价格、性能和技术指标等。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可以了解到该机器的性能标准和技术细节,从而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商家进行合同订立。
然而,如果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涉及到商业秘密,情况就有所不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获知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都有保密的义务。未经授权泄露或不当使用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商业秘密是指未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过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技术信息,如技术秘密,可以给权利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经营信息,如客户名单,对于交易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信息一般应严格保密,除非当事人认为不需要保密。商业秘密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获取、泄露或使用他人的商业秘密,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为达成协议,有时需要告知对方当事人商业秘密,但一般会要求对方不得泄露或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当事人有义务保密并且不能使用该商业秘密。违反这一规定,将承担因此给对方造成的损失的赔偿责任。
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一方当事人没有明确告知对方某些信息属于商业秘密,但基于这些信息的特殊性质,对方当事人也不应泄露或不当使用。违反这一原则将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并应承担赔偿责任。例如,甲方有意与乙方或丙方达成合资企业协议。在与乙方的谈判过程中,甲方收到了乙方关于新型车设计方案的详细资料。尽管乙方没有明确要求甲方将该信息视为秘密,但由于这是一种新车的设计方案,甲方可能有义务不向丙方披露,并且在合同尚未达成之前不能将该设计方案用于自己的生产流程。
无论合同是否达成,当事人都不得泄露或不当使用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没有时间限制。除了民事赔偿责任,违反法律规定泄露或不当使用商业秘密的当事人还可能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