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法上连带之债之规定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5-22
我国民法中关于连带债务(连带责任)的规定,多见于民法通则,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1、个人合伙债务(第35条第2款);2。企业法人联营中的债务(第52条),保证债务(第89条第1项);3。委托代理授权不明时的责任(第65条第3款),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时的责任(第66条第3款),第三人明知他人无权代理仍与其实施民事行为造成他人损失时的责任(第66条第4款),代理人与被代理人相互知道对方违法而不表示反对时的责任(第67条),共同侵权行为人的责任(第130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1条规定,转委托时,因委托代理人转托不明,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第三人可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赔偿损失。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后,可要求委托代理人赔偿损失。转托代理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第110条规定,保证人为二人以上的,相互之间负连带保证。
我国连带责任的分类及特点
一、法律无相反规定时的连带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没有相反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应承担连带责任。这种连带责任是强制性的,不受当事人意愿的影响。当事人无法选择是否承担连带责任,只能依法履行。
二、任意性规定下的连带责任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我国法律允许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承担连带责任。这种连带责任是相对灵活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承担连带责任。
三、绝对的连带责任
绝对的连带责任是指无论是否存在过错,当事人都要承担连带责任。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必须承担绝对的连带责任,无论其是否存在过错。
综上所述,我国的连带责任可以分为法律无相反规定时的连带责任、任意性规定下的连带责任和绝对的连带责任。这些连带责任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