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1-05
一般认为高利贷违反法律规定,不受法律保护,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高利贷的借条并非完全不受法律保护。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无论利息多高,借贷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应受到法律保护。债务人有责任及时偿还借款本金。
关于利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例如,如果银行同类借款年利率为6%,那么最高年利率约为24%。超过24%的年利率则不受法律保护。
总体上,民间借贷案件要维护合法有序的借贷关系。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利息和违约金的,最终收取的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此限度的超额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对于未约定借期内利率或逾期利率的情况,出借人可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要求支持从逾期还款日或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的利息。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扩大再生产需要大量资金周转。一些人为了牟取暴利,利用信贷资金紧张之机,采用各种手段套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后高利转贷他人,这种行为被称为高利转贷。此时可能涉及到转高利贷罪。
高利转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后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的主体为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等借款人。
根据我国刑法第175条的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后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于高利转贷罪的追诉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2001年4月18日发布《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规定了以下情形应予追诉:
1. 个人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
2. 单位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
3. 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并再次进行高利转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