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受理署名权纠纷案件的条件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保护法律知识

法院受理署名权纠纷案件的条件是什么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4-30

 
14277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起诉条件的规定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起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原告必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 被告必须明确确定;
  3. 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 案件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且受诉人民法院具备管辖权。

第一百二十三条:保障起诉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起诉,必须受理。一旦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如果不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署名权的定义和主体

署名权作为著作人身权的一项权利,在各国法律中都有相应规定。关于署名权的定义,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1. 中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二)项规定,署名权是指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用以表明作者身份。
  2. 另一种观点认为署名权是指作者在自己创作的作品及其复制件上标记姓名的权利,也称为姓名表示权。

第一种观点将署名权与作者身份权联系在一起,容易使人误将署名权等同于作者身份权。而第二种观点则更准确地把握了署名权的实质,即在作品及其复制件上标记姓名的权利,而不管这种标记出于何种目的。

在理解署名权的含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署名权的主体是作者,但作者并不等同于创作作者的自然人。根据中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作者可以是创作作品的自然人、被视为作者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以及根据委托合同明确约定而取得作者身份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2. 署名权主体并不等同于著作权主体。著作权主体包括作者、继承人、国际组织等。署名权可以独立于著作权其他权利而成为作者单独享有的权利。

署名权的客体

署名权的客体主要有两种观点:

  1. 作品说:署名权的客体是作者与作品的联系,即作者对自我身份的公开进行控制。
  2. 人格利益说:署名权属于人格权,其客体是作者对其身份进行公开或隐瞒的意志自由隐私利益。

通常认同“人格利益说”,因为署名权虽然属于民法上的人格权,但其主要维护的是作者对自我身份的公开控制权利,而不仅仅是身份权利。因此,署名权的客体可以被理解为作者与作品之间的联系。

延伸阅读
  1. 依职权裁定移送管辖裁定书
  2.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起诉前的注意事项
  3. 工商局立案后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4. 一、报案非法集资怎处理呢
  5. 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直接受理条件及范围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我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的意义
  2. 修改权的定义和范围
  3. 专利侵权判断中的步骤
  4. 同人小说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问题的考量
  5. 什么情况不会侵犯著作权
  6. 电台播放歌曲是否构成侵权
  7. 软件著作权变更申请的材料要求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