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债权是怎样成立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金融债务法律知识

金融债权是怎样成立的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0-05

 
141631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规范金融机构行为已成为各金融机构的工作重点。因此,为进一步落实金融债权,各商业银行均加大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金融债权债务纠纷的力度。从我院受理的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纠纷,担保合同纠纷、票据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委托贷款纠纷、证券回购纠纷等一审金融纠纷案件来看,不仅案件数量居各类经济纠纷案件之首并逐年增多,且争议的标的额也越来越大。1998年,我院受理的一审金融纠纷案件26件,占一审经济纠纷案件的32%;1999年受理38件,占一审经济纠纷案件40%;2000年受理52件,占45%,2002年受理69件,且诉讼标的额在千万元以上的有15件。我们通过对金融机构债权债务案件的审理以及对金融机构目前债权情况的调查,尽管金融机构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金融债权的案件胜诉率很高,但实际执行到位率却很低,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余额仍然较大。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经济环境变化、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地方保护主义影响、法院执行力度不强等因素,还有银行内部在发放贷款和管理贷款中存在的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落实等原因。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降低

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遭受了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资金流向了国有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老化、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这些国有企业转变观念的速度较慢,技术水平较低,产品老化严重,服务意识薄弱,难以适应企业改革的步伐。其中一些企业不顾自身经济实力,以负债经营的方式进行;一些企业因“三角债”问题困扰,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维持生计。同时,他们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也在逐步丧失。在涉诉时,约占此类案件的50%左右的借款人和担保人企业实际上已处于关停并转等不正常运转状态。目前,除了部分债务人确实没有偿还能力外,在许多情况下,债务人故意拖延还款,加上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影响,客观上助长了一些逃债者的侥幸心理,导致金融债权难以实现。

企业借改制逃废、悬空银行债务

一些企业利用改制的机会,实行母体裂变,将原企业分立成几个企业法人,但是分资产不分债务,导致原企业的资产被分散,债务无人承担。另一些企业采取所谓的“脱壳经营”,成立新的法人实体,新实体接收原企业的有效资产而不承担原企业的债务,留下徒具空壳的老企业应对债权人。例如,某商储公司改制后,成立了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实体华运公司,原老实体的有效资产房地产现均以新实体华运公司的名义办理了房地产所有权证,而老实体已无任何资产,以此来逃避银行债务。

借款人利用合同骗取信贷资金

一些借款人利用银行之间的竞争,以规避监督的方式从多个金融机构开户,并以租赁、承包及自行开办的企业名义向银行申请贷款。为了达到贷款的目的,他们采用贿赂手段如请客送礼、游山玩水等,拉拢腐蚀有关信贷人员。有的借款人还通过自己的甲或乙公司借款互为担保,或者与多家银行签订抵押贷款合同。这些行为导致日后贷款无法收回。

金融机构审查不严导致贷款风险

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审查不严是造成金融资产流失的一个内部原因。有些银行在贷款时没有按规定操作,没有严格审查借款人的主体资格、资信状况、还款能力和贷款用途,盲目放贷。有些银行对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质押物的权属真实性、有效性以及实现上述权利的可行性审查不实,轻易放贷。有些银行的个别人员甚至发放违规贷款,如“关系贷”、“人情贷”、“金钱贷”等。这些违规放贷和腐败行为直接导致了日后贷款无法收回,法院判决无法执行。

担保人审查不实,担保能力不足

一些银行对担保人的资格和实力审查不严,使一些不符合担保条件的单位成为担保人,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或者担保只是形式上存在,无法起到代偿的作用。一些银行在签订抵押合同时,对抵押物房屋、交通运输工具等不按规定到房产部门、车辆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因此,当为同一抵押物引起纠纷时,已办理登记的当事人依法享有优先受偿权,而未履行登记的当事人只能在抵押权人全部受偿后,才能按比例与其他债权人享有同等权利。一些银行在办理动产抵押贷款时,对抵押物不实行监管,造成抵押物流失,无法实现抵押权。

金融机构未及时行使诉权

许多金融纠纷案件中,金融机构在债务人有偿债能力或部分偿债能力时不起诉,而是采取各种方式长期催要无着后才诉至法院。特别是因金融机构违规操作或有关人员从中谋利而导致的纠纷,往往要等到负责人更换后才起诉。这些案件因事过境迁,有关企业已倒闭或濒临破产,即使法院判决也难以执行。另据调查,目前金融机构大量的陈年贷款未能及时清收,其中有许多贷款已超过诉讼时效,失去法律的保护。

执行难导致债权难以实现

“执行难”也是影响金融机构债权债务纠纷案件债权难以实现的因素之一。尽管“执行难”有很多客观因素,但是法院自身执行力量不足,有些工作方法简单,不能依法执行,直接影响了金融纠纷案件的公正执行。此外,企业多头多行开户、多头贷款,使债务人逃避债务有机可乘。在查封此类债务人资金时,个别银行不协助法院工作,甚至帮助债务人转移资金,从而造成了“执行难”。这也是导致金融债权难以实现的因素之一。

延伸阅读
  1. 私募基金有限合伙人条件
  2. 外国企业在广州注册常驻代表机构的法律程序
  3.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融资功能
  4. 非法集资责令退赔的必要性
  5. 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法律要求和申请程序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非本地户口房贷的担保要求
  2. 企业贷款股东的责任
  3. 信用卡持卡人死亡配偶需要还钱吗?
  4. 讨款绑架的法律责任
  5. 个体工商户作为保证人的法律问题
  6. 申请执行债权变现款的办法
  7. 借款合同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