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债务的清偿原则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金融债务法律知识

遗产债务的清偿原则有哪些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0-05-25

 
141522
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生老死别,而当我们在自己即将离开人世时。大家都会对自己的财产进行相应的处置。这样的行为在法律中,便称为立遗嘱。那么,在一份遗嘱中,势必会有一位继承人。可不少被继承人在生前有或多或少的外债。那么,遗产债务的清偿原则有哪些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了下列相关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对于被继承人的遗产债务的清偿,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接受继承和承担债务责任相统一原则。

也就是说,继承人表示接受继承,应当是财产权利和财产义务的一并接受。接受继承的继承人同时依法接受了债务清偿的责任;放弃继承的继承人也不承担债务责任。继承法第33条第2款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2)限定继承原则。

所谓限定继承,是指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遗产债务的清偿只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部分,继承人不负清偿责任。也就是说,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遗产债务不负无限清偿责任,而仅以继承的遗产的实际价值负有限的清偿责任。继承法第33条第1款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根据限定继承原则,继承人接受遗产后,对于被继承人的债务,仅在其接受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以内,负责清偿被继承人应当交付给债权人的债务,对于超出遗产实际价值的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3)特定遗产债务的清偿不受限定继承范围的限制原则。

因继承人能尽而不尽抚养义务所欠下的债务,即使遗产不足清偿,继承人仍应当附清偿责任。这体现的就是特定遗产债务的清偿不受限定继承范围的限制的原则。这一原则在继承法中没有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作了规定,但其并不是一项普遍原则,而仅适用于继承人因没有履行其法定义务而导致被继承人所负债务,继承人才负无限责任。

(4)保留特留份额原则。

我国继承法第19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在立遗嘱时,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必要的遗产份额,是贯彻养老育幼原则的具体体现。在清偿遗产债务时,也应坚持这一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1条规定,继承人中有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即使遗产不足清偿债务,也应为其保留适当遗产,然后再按有关规定清偿债务。

(5)清偿债务优先于执行遗赠的原则。

为了防止遗嘱人通过遗赠逃避对其债权人的债务,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继承法第34条规定:“执行遗赠不得妨害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按照这一规定,在遗赠和清偿债务的顺序上,清偿债务优先于遗赠。只有在清偿债务之后还有剩余遗产时,遗赠才能得到执行。如果遗产已不足清偿债务,遗赠就不能执行。

延伸阅读
  1. 受赠人对继承人生前债务的承担
  2. 个人债务赔偿顺序的划分及原则
  3. 继承人低价变卖遗产对债权人债务清偿的影响
  4. 问题一:叶老汉生前所立遗嘱是否有效?叶老汉的三间房屋应归谁所有?
  5. 个人债务的清偿顺序及其法律规定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高利贷的风险及其法律问题
  2. 无权处分赠予合同的效力问题
  3. 父亲欠的债务,儿子有责任偿还吗?
  4. 招商银行信用卡6万逾期会坐牢吗
  5. 高利贷本人还不起担保人是否需要还
  6. 遇到高利贷催收如何处理
  7. 高利贷要偿还吗,是什么相关规定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