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2-22
债权人代位权是债的保权制度的一种,其基本价值取向是保全债权。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代位权是以传统的代位权理论为基础,并针对近年来我国存在的三角债以及债务人逃债废债现象而确立的新的债的保全制度。代位权的效力及于债权人、债务人和次债务人。债权人代位权是合同法中又一种新确立的重要制度,它是指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的权利,而对债权人的债权造成危害时,债权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债权,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向第三人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行使代位权的主体是债权人。债务人的各个债权人在符合法定条件下都有权行使代位权。然而,如果其中一个债权人已经就某项债权行使了代位权,并且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已被行使完毕,则其他债权人就不能再就该项权利再行使代位权。
关于债权人通过行使代位权取得的权利,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只取得代受领权,即代领次债务人交付的利益,代领后应将所得的利益交由债务人。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与未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处于同一法律地位,因此无权就代领的利益行使优先受偿权。然而,我认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结果不仅取得了代位受领权,还在代位受领的基础上取得了抵销权和优先受偿权。如果债权人的债权在代领利益时是到期债权,债权人可以主张抵销。
一般来说,对尚未届至履行期的债权,债权人是否能够实现债权是难以确定的。允许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可能导致债权人滥用权利,对债务人不公平。因此,在债务人的债务履行期未至时,债权人不能行使代位权。然而,即使债务人的履行期限还未到,债权人为保护债务人的权利,如申报破产债权,仍然可以行使代位权。如果不允许债权人代为保护权利,则权利可能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