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0-05
根据法律规定,申请输血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首先,经治医师应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之后,受血者的血样连同申请单在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在进行输血治疗前,医院有义务向患者或其家属详细说明输同种异体血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以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医生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进行签字。这份同意书将被纳入病历记录。对于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必须报告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并进行备案,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病历中。
以甘肃康县患者梁某为例,该患者入住某交大一附院后发生了一起重大医疗安全责任事故,导致患者及其家属遭受了巨大的身心伤害。医院除了免除一切费用外,还将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态度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这起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是一名有着近5年工作经验的护士,该护士已经停职接受调查。
在进行输血时,有以下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血液在取出后,不应剧烈震荡,以免造成红细胞破坏引发溶血。库存血不应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引发不良反应。库存血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方可使用,但室温放置的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
在输血前,必须由两名护士进行核对(三查八对),确保无误并检查血液无凝块后才能进行输血。
在输血前后应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输血器管道。开始输血的前15分钟速度应较慢,每分钟约20滴,因为输血反应常在此阶段发生。如果出现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向医生报告。如果没有输血反应,可以根据医嘱继续输血,一般每分钟40-60滴。对于严重贫血、年老体弱、心衰患者和儿童,输血速度应较慢。
两袋血液之间应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以防发生不良反应。对于两个供血者的血液之间,也应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并随时观察输血反应和病情变化。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值班医师报告,并进行协同处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血液内不得随意添加其他药品,如钙剂、酸性或碱性药品、高渗或低渗液体,以防止血液凝集或溶解。
当输血完成后,当班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后,将血袋放入干净塑料袋内,然后放入4°冰箱中保存24小时,以备后续使用。
在进行输血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有些医院要求在输血治疗前进行常规的病毒筛查。
对受血者进行ABO和Rh定型,并使用受血者的血样与献血者的血样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在取血时,必须认真核对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姓名、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并检查血液质量。只有确认无误后,才能提取血液。
取回的库存血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再进行输血,以避免剧烈振荡和加温。
在输血前,应使用等渗盐水冲洗输血瓶和橡胶管,以避免与其他溶液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