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原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赔偿 > 其它医疗事故赔偿知识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赔偿原则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2-20

 
135021

医疗事故赔偿原则的重要性

医疗事故是一种不幸的事件,对患者和患者家属来说,了解相关的赔偿原则是非常必要的。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确定医疗事故赔偿的基本原则,并希望能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些指导。

1. 与医疗事故等级相适应的赔偿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被划分为四个等级。确定赔偿数额时,不仅需要考虑事故所属的等级,还需要考虑该等级中具体的级别。不同等级的医疗事故应该有不同的赔偿数额,同一等级中不同级别的医疗事故也应有不同的赔偿数额。这样做可以确保赔偿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2. 与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相适应的赔偿

确定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时,首先需要确定医疗行为本身是否存在过失。只有存在过失才能承担赔偿责任,没有过失则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即使存在过失,也需要考虑过失行为对损害结果的责任程度。医疗机构应承担与其过失行为对损害结果的责任程度相适应的赔偿责任。这体现了医疗事故赔偿中的“过错原则”,即过错越大,事故等级越高,赔偿数额就越高。

3. 考虑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与损害后果的关系

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的形成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医疗过失、患者原有疾病状况、医疗行为的风险以及医学局限性。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关系是医疗责任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不应该包括患者因医疗事故之前的医疗费用。这包括患者原有疾病状况对损害后果的影响、患者原有疾病状况对现有损害后果的直接影响程度以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的危险性与医疗行为的关系。

4. 非医疗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唯一标准。医疗机构只对因自身过错直接造成的患者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对于与医疗措施相关的其他损害后果,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机构只对存在医疗过失行为的患者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而不对不存在医疗过失行为的患者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5. 重视医疗过错的原则

只有在医疗单位行使医疗行为的过程中存在过错时,才应承担赔偿责任。没有过错的情况下,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公平责任原则不适用于医疗事故赔偿,医疗机构只对存在过错的医疗行为直接造成的患者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6. 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原则

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是限额赔偿的重要准则。确定限额赔偿的幅度需要考虑到医患双方的利益,并注意保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保护医院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提高医术水平,使周围就医的群众受益。

7. 保证受害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原则

在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要特别关注因医疗问题导致生活困难的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确定医疗损害限额赔偿时,应确保生活补助费不低于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的标准。

8. 适时调整的原则

法律是为社会服务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阶段,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基本收入变化较快,医疗损害赔偿的标准也应该相应调整。

延伸阅读
  1. 医疗纠纷赔偿协议书范本
  2. 医疗事故九级伤残赔偿多少元
  3. 一级医疗事故处理流程
  4. 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5. 医疗事故致残赔偿年限的规定

医疗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造成双下肢瘫痪的赔偿方式
  2. 医疗纠纷调解的注意事项
  3. 医疗调解委员会的程序
  4. 正确认识《条例》和《民法通则》的关系
  5. 医疗事故赔偿计算细则
  6. 医疗事故调解的方式
  7. 医疗事故造成死亡可以主张死亡赔偿金吗?
医疗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