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证据应该如何保存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1-26
众所周知,打官司是讲证据,发生医疗纠纷的时候需要保存一些证据进行调解或者诉讼,如果证据没有保存完好,那么可能案件处理结果很不利于自己。那么怎样才能保存好这些证据呢?下文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医疗纠纷证据的保存及保全
维权方式
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维权: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或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向市级医学会申请技术鉴定;或者直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或技术鉴定申请;最后,患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医疗事故争议民事诉讼。
证据保存意识
患者需要保存的证据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患者自己保管的门诊病历、报告单和就诊收据等。另一部分是由医院保管的资料,包括住院病历和医院保管的门诊病历等。为了防止医院在纠纷发生后销毁、涂改或添加内容,患者应及时要求复印和封存相关病历等资料。封存的资料应在封条上签署患者和医院的姓名,以确保资料的完整性。
请专业人士介入
医疗纠纷涉及的内容较为专业,因此当患者或患者家属认为医疗机构的行为侵害了患者的人身健康时,最好能请专业人士及时介入,特别是在死亡需要尸检的情况下。医疗行为和医疗事故的索赔需要涉及医疗和法律两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一般患者或患者家属很难掌握索赔的标准。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只要双方在医疗事故处理协议书上签字,协商方式将发挥效力。因此,在患者签字前应仔细考虑相关问题,明确索赔范围和数额,以保障合法的索赔权益。最好能咨询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
诉讼时效
如果最终决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医疗事故争议民事诉讼,患方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起诉。一般来说,在患方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后的一年内,应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