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6-04
发生医疗事故后,为确定事故的等级,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具体的鉴定程序如下:
首先,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按照规定的顺序,患方先陈述,然后是医疗机构。
其次,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在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
然后,双方当事人退场。
接着,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
最后,经过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专家鉴定组成员在鉴定结论上签名。对于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应当予以注明。
医疗事故鉴定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首先,应当记录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
其次,应当包括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
然后,需要对鉴定过程进行说明。
接着,需要判断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然后,需要判断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接着,需要确定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然后,需要确定医疗事故的等级。
最后,需要提供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如果经鉴定为医疗事故,则鉴定结论应当包括上述内容。如果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则应当在鉴定结论中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