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其它医疗事故责任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0-05-25

 
134553
在生活中,发生了医疗事故,是要对其机构进行责任的认定后进行追究的。我国在关于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也是相当明确的,那么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是怎么样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大家浅要的分析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发生医疗事故的责任追究,作出如下规定:

第三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

第五十五条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第五十六条医疗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一)未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的;

(二)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为患者提供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服务的;

(三)未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和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的;

(四)未在规定时间内补记抢救工作病历内容的;

(五)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封存、保管和启封病历资料和实物的;

(六)未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的;

(七)未制定有关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的;

(八)未在规定时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

(九)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的;

(十)未按照规定进行尸检和保存、处理尸体的。

二、医疗事故责任追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侵权责任法》实施前,国务院2002年颁布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既适用于医疗卫生行业内部的行政处罚,又适用于医疗损害民事诉讼领域的民事赔偿,导致了医疗损害诉讼中二元化现象的存在,给《条例》的实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侵权责任法》实施以后,医疗损害诉讼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医疗损害民事诉讼中,不应当再适用该《条例》。特别是医疗损害鉴定不能再适用该条例规定的内容。

该《条例》适用于医疗卫生行业内部作为行业管理规范,应当继续发挥其重要管理作用。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
  2. 医疗事故责任追究不力会受到什么处罚
  3. 发生医疗事故责任主体是谁
  4. 医疗事故责任人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5. 医疗事故责任主体是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医疗事故责任热门知识

  1. 开推拿店是否构成非法行医
  2.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一审审结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
  3. 知情同意书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
  4.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程序
  5.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竞合的认定及其特点
  6. 行政处理程序的几个步骤
  7. 医疗事故罪的刑事构成与量刑标准
医疗事故责任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