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死亡”是什么概念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法律知识

“脑死亡”是什么概念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0-05-25

 
134107
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我们也许会得知一些关于死亡的消息。其中就有关于脑死亡的说法,对于脑死亡的概念大多数人不是很清楚,很容易将其与死亡混淆。那么“脑死亡”是什么概念,用科学的解释是怎样的,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来为大家解答。

脑死亡的概念

若人的全脑功能完全丧失(包括大脑、脑干、小脑),又根 本不可能逆转,则可诊断为脑死亡;换言之,脑死亡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深昏迷;②脑干反射全部丧失;③无自主呼吸功能,需持续不间断实施人工或机械通气维持肺泡气与毛细血管 血流交换。因此,临床死亡应该以脑死亡作为标准。近些年来,对脑死亡的报道和讨论逐渐增 多,说明人们对脑死亡的关注和重视,实施脑死亡标准,为脑死亡立法,是尊重人体科学的体 现。自提出脑死亡概念以来,国内外尚无掩救成功的实例,一旦确定脑死亡,这就意味着在法律上已经完全具备死亡的合法依据,继续无效的抢救,既不科学,也毫无价值和意义,并耗费医 疗资源。所以,以脑死亡作为死亡的标准更为科学和可靠。长期以来,临床上一直将呼吸心跳停止,以及瞳孔散大且固定作为死亡的标准,即死亡是 指人体生命的终止,这也是法律医学所明确规定的概念。

即一旦脑死亡的诊断确定,就意味着人的生命真正结束。由于脑死亡患者呼吸功能不可逆恢复,故无自主呼吸,必须依靠机械通气设备予以持续不断的呼吸支持,若无呼吸支持条件下,短时间内身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细胞也会因没有氧供而逐渐丧失功能。

判断标准

1.国际判断标准

1968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特设委员会重新对脑死亡概念进行解释,制定了人类首个脑死亡判定标准:①不可逆的深度昏迷;②无自发呼吸;③脑干反射消失;④脑电活动消失(电静息)。凡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72小时内重复测试,结果无变化,即可宣告死亡。

2.我国判断标准

脑死亡的临床诊断依据包括:深昏迷、自主呼吸停止、脑干反射消失。必须同时、全部具备上述3项条件,而且需明确昏迷原因,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临床意义

1.更科学地判定人的死亡

脑是人的思维载体,脑死亡后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的意识和自我意识已经丧失,有意义的生命个体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在判定死亡上脑死亡更符合生命所处状态。

2.有利于器官移植

供体来源困难是当前困惑器官移植工作的主要原因。脑死亡的器官是最佳器官移植供体,因为移植的器官必须在有血供时从供体上取出,因此,在脑死亡后心跳未停止之前,有血压的情况下摘取移植器官是最理想的,成活率高。器官移植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脑死亡患者提供器官。

3.减轻社会、家庭的负担

据粗略统计,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费用是普通患者的4倍,而在ICU,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费用又是抢救成活患者的2倍。这种脑死亡后毫无意义的抢救及安慰式的救治,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会造成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因此,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抢救一个脑死亡患者是不值得的。

延伸阅读
  1. 过失杀人的概念及构成
  2. 绿皮房产证的继承问题
  3. 车祸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和相关法律规定
  4. 医疗事故罪的管辖权问题
  5. 刑事案国家赔偿范围的确定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自留地的法律地位
  2. 司法鉴定的定义和范围
  3.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
  4. 浙江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和收费标准
  5. 河南濮阳法院判决李*同等诉**洋财险公司等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
  6. 自杀条款的概述
  7. 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机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