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治疗是否终结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2-03
在交通事故、工伤故事致人伤残时,治疗终结后提起赔偿才能有效维护合法权益。那么如何确定治疗是否终结,关于治疗是否终结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治疗是否终结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如何确定治疗是否终结
治疗终结的定义
治疗终结是指医疗机构结束诊治活动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出院可以被视为治疗终结的标志。医院会认为病人的病情已经稳定,不再需要进一步治疗,因此可以出院回家休养。然而,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例如,如果病人因骨折而接受手术,在体内植入了钢板或钢针,医院可能要求病人先出院,然后在几个月后再进行手术取出钢板或钢针。只有在第二次手术出院后,才能说是治疗终结。另外,如果病人出院后因原病情的反复而再次入院治疗,这种情况应当视为治疗没有终结。
治疗终结的标准
医院的治疗终结标准可以分为门诊和住院两部分。对于门诊病人,医生会先开出一定疗程的药物,并根据恢复情况相应地调整治疗方案,直到医生认为不再需要治疗为止。对于住院病人,医院在出院时会开具出院证和住院病情证明,上面会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进行的治疗、出院时的康复情况以及出院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争议时的解决方法
当对治疗终结存在争议时,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事务所,并由律师事务所再委托检定机构进行伤残鉴定,以确定是否已经达到治疗终结的标准。
医疗鉴定时机的确定
鉴定时机的准则
鉴定时机应以事故直接导致的损伤治疗终结或因损伤导致并发症的治疗终结为准。对于因交通事故而导致伤残的当事人,在治疗终结后的15天内,可以委托律师事务所进行伤残鉴定。
鉴定时限的考虑
由于受害人所遭受的伤残程度和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导致住院时间长短不一。一般而言,受害人进行伤残鉴定的时间限制为三个月,但对于病情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定残申请的程序
受害人需要进行定残申请的,应在三个月之后提出申请,并由律师事务所委托具备伤残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