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内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内容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0-05-25

 
133834
大家都知道,一旦发生了医疗事故,医患双方都有权申请进行相关的技术鉴定,我们称之为医疗事故司法鉴定。但是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内容。

1、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程序

(1)审查鉴定委托书、送检资料材料等;

(2)举行听证会;

(3)鉴定人进行鉴定,必要时组织专家讨论;

(4)出具鉴定文书。

2、当事人可以参与的鉴定程序及权利

(1)当事人可以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交与鉴定有关的材料;

(2)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参加鉴定;

(3)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可以参加听证会;

(4)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在听证会上可以发表本方观点及理由;

(5)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可以回答鉴定人的提问;

(6)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可以依法申请鉴定人员回避;

(7)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可以在听证会前或后向鉴定机构提交书面陈述意见;

(8)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可以在鉴定有关的法律文书上签字。

3、书面陈述意见的主要内容。鉴定当事人可以向鉴定机构提交书面陈述意见,该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当事人的身份、联系方式等;

(2)对医疗事件争议的焦点;

(3)争议焦点的事实依据;

(4)阐明医疗机构存在的过错,过错与损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医疗过错在损害结果中的参与度等。

4、书面陈述意见的重要性。

当事人的书面陈述意见是鉴定人在鉴定前或听证会后全面了解当事人申请鉴定意图的重要书面材料,对鉴定人对医疗事件的初步印象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对鉴定结论具有一定的影响,故书面陈述意见是一份非常重要的鉴定文书。

该书面陈述意见书应当包含医疗和法律两方面的内容分析,要求抓住主要问题,做专业阐述,行文应简明而扼要,以期既充分表达当事人的意思,又达到影响鉴定人的效果。

5、不服司法鉴定的处理。

当事人不服司法鉴定结论的,可以向委托鉴定的人民法院书面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是否同意,由人民法院决定。法院经过审查不同意重新鉴定的,司法鉴定结论作为定案依据。人民法院应当同意重新委托鉴定的法定情形

(1)鉴定人不具备相关鉴定资格的;

(2)鉴定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3)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有矛盾的;

(4)鉴定材料有虚假,或者原鉴定方法有缺陷的;

(5)鉴定人应当回避没有回避,而对其鉴定结论有持不同意见的;

(6)同一案件具有多个不同鉴定结论的;

(7)有证据证明存在影响鉴定人准确鉴定因素的。

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受理申请日起30日内,受理机构将鉴定意见书送达当事双方,对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所作的结论不服的,可在接到鉴定意见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复议,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

如果您还有疑惑,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欢迎您进行咨询。

延伸阅读
  1. 医疗专家组的鉴定结论要求
  2. 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
  3. 医疗事故鉴定依据的法律框架
  4. 医疗纠纷处理途径不包括什么
  5. 医疗事故鉴定回避的申请方式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院内处理程序及时限的法律规定
  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定义
  3.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
  4. 医疗事故鉴定办理时限
  5.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诊断失误的过错
  6.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级别和法定机构
  7. 广东工伤鉴定等级赔偿多少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