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3-11
指定期间是指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于具体诉讼事项所指定的期间。它是对法定期间的必要补充,具有可变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指定某一诉讼行为的实施期间,并且有权适当延长、缩短或取消原本指定的期间。在指定期间时,人民法院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指定期间要明确具体,包括起止时间,以便当事人清楚知道期间的界限。
指定期间的长短应当与行为的实施难易程度相适应,避免过长或过短的期限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指定期间不能与法定期间相冲突,以保证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
期间是指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或者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或审理民事案件中应当遵守的时间。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
法定期间是指法律明确规定的期间。法律规定了某项诉讼行为只能在一定的期间内进行,超过规定的期间,所进行的诉讼行为将不发生法律效力。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人民法院不得依职权或当事人申请予以延长或缩短。法定期间又可以分为不变期间和可依法定条件变更的期间。
不变期间是指必须严格遵守、任何人不得改变的期间,例如上诉期间、申请执行法律文书的期间等。
可依法定条件变更的期间是指由于特殊原因,人民法院可以予以变更的期间。例如审理案件的期限由于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可以报法院院长批准延长。
期日是指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与人民法院会合进行诉讼的具体时间,例如开庭日期、宣判日期等。与期间相比,期日有以下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