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刑事诉讼过程是怎样的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5-15
人民检察院对案件的审查结果及其后续处理
审查结果
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审查后,可能得出两种结果。第一种情况是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符合起诉条件,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二种情况是认为不具备起诉条件,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中,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遗漏与定罪量刑有关的重要情节的情况需要补充侦查。
补充侦查的程序
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情况,人民检察院作为起诉方,由于无法提供足以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确凿证据,如果再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将违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任务和责任。因此,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这也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一种监督。公安机关在接到人民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的案卷材料后,应当认真重新审查案件,并补充需要的证据。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时间是有期限限制的,即在一个月内完成。在这一个月的补充侦查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强制措施(如逮捕、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是否需要变更或取消强制措施,一般应由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经过补充侦查后,如果认为证据已经确实、充分,足以证明犯罪,可以再次移送人民检察院,要求起诉。如果公安机关在一个月内无法掌握足以证明犯罪嫌疑人犯罪的证据,可以撤销案件处理。
补充侦查的次数限制
人民检察院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后,公安机关在一个月内完成补充侦查后,将案件重新移送检察院。检察院依法可以重新计算审查起诉的期限。为了避免司法机关对同一案件进行反复审查、侦查,无限制地延长诉讼时间,刑事诉讼法对人民检察院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次数也作了限制性规定,即补充侦查次数最多为两次。这意味着,如果公安机关经过两次补充侦查仍无法掌握足以证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应当撤销案件处理,不能再移送人民检察院要求起诉,人民检察院也不能再退回公安机关要求补充侦查,而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