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改判后去哪级法院管辖执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第二审程序法律知识

二审改判后去哪级法院管辖执行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0-05-25

 
121289

一、一般情况下,应当向原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2、第二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3、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4、第二百三十七条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二、案件被二审改判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解释的相对滞后以及法官对法律精神理解的偏差是影响案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法理学角度看,法律总是对包罗万象的社会问题和人们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作出比较原则的规定,一旦制定,就不会轻易变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客观事物总是不断地产生、发展、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法律解释使法律适应变化了的新的社会情况,发挥法的功能作用,对社会发展作出法律评价。作为法官,在依据法律作出司法裁判时,必须对法律规定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如果法律规定不够具体,而使理解和执行有困难,或者对法律适用存在疑难问题,或者新的法律法规出台而无配套的具体解释,均将会使法官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发生偏差,甚至在上下级法院的审判监督中,也会发生对法律理解和适用的偏差。

(二)法官个人的整体素质与审判工作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是影响案件质量的主要因素

法官个人的素质总的来说,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其中政治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关键,职业道德素质是保证。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法官素质的个体差异比较大,除了极少数法官政治素质不高,违法职业要求的行为时有发生外,还有不少法官存在着影响职业正常履行的业务素质问题,即对相关法律的知识面了解比较狭窄,掌握不够熟练,在具体案件的处理中,不会融会贯通、正确使用法律,法学理论功底比较薄弱,驾驭庭审的能力不强,判断证据、规范裁判文书制作的司法技能不强等,这一因素制约了审判改革的深化,制约了审判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三)对责任主体追究力度小成为影响案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反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第二条规定,审判人员在审判、执行过程中,故意违反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者因过失违反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承担违法审判责任。同时,《关于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第四条对不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的几种情形作了列举式规定。从上面两点可以反映出,对“错案”的性质认定、范围界定锁定在违法审判上,由此造成的后果应受到责任追究。被二审改判案件能否作为“错案”认定,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查明是否存在违法审判,是否符合违反审判纪律的几种情形,否则,不予追究责任,在大部分被二审改判的案件中,均因存在着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或者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或者法律、法规虽有规定,但在适用法律时,对法律、法规在理解和认识上产生偏差,或者在案件事实和证据的认定上,产生认识偏差等几种情形,故按照最高人民法院“两个办法”的有关规定,均不给予纪律处分。所以,对有的案件责任人来讲,对案件质量好坏抱着侥幸心理,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件质量的提高。

延伸阅读
  1. 确定负有刑事赔偿义务的机关
  2. 二审书面审理后的判决方式
  3. 离婚孩子抚养权是否可改判
  4. 上诉费由谁承担
  5. 二审改判的情形有哪些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刑事案件中的死亡赔偿金支持问题
  2. 死刑复核程序的程序设计和实践运作
  3. 社区矫正对象失去联系的处理方式及其法律依据
  4. 检察院审查决定书的内容
  5. 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可以到检察院抗诉吗
  6. 向检察院抗诉会受理吗
  7. 酒驾和醉驾要受到什么惩罚?醉驾开庭时要注意什么事项?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