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措施记录是什么意思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第一审程序法律知识

强制措施记录是什么意思

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24-03-18

 
120753
这个公安机关如果是在执行期间收到了保证人不愿意继续担保的申请,理论上是应当在三日以内通知作出决定的。相关的检察院对这个也是进行了一定的说明的,希望大家进行认真的观看。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刑事强制措施及其特点

1. 强制措施的主体和适用对象

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种法定强制方法。强制措施的主体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团体或个人都无权采取强制措施,否则即构成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侵犯。强制措施的适用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诉讼参与人和案外人不得采用强制措施。

2. 强制措施的内容和性质

强制措施的内容是限制或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而不是对物的强制处分。强制措施的性质是预防性措施,目的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和审判,进行毁灭、伪造证据、继续犯罪等妨害刑事诉讼的行为。与刑罚和行政处罚相比,强制措施存在本质区别。

3. 强制措施的法定性和严格规定

强制措施是一种法定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各种强制措施的适用机关、适用条件和程序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这样的规定目的在于严格控制强制措施的使用,防止滥用强制措施对人权造成负面影响。

刑事强制措施的执行程序

1. 取保候审的执行程序

公安机关收到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后,应立即交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执行。县级公安机关应在24小时内核实被取保候审人和保证人的身份,并报告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后,通知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派出所执行。派出所应指定专人负责对被取保候审人进行监督考察,并将执行情况报告所属县级公安机关通知决定取保候审的人民检察院。在执行期间,被取保候审人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派出所应及时报告所属县级公安机关,由该县级公安机关征得人民检察院同意后批准。

2. 保证人担保形式取保候审的执行程序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人担保形式取保候审的,如果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愿继续担保或丧失担保条件,人民检察院应在收到保证人不愿继续担保的申请或发现其丧失担保条件后的三日内,责令犯罪嫌疑人重新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或变更为其他强制措施,并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延伸阅读
  1. 一、刑事案件到公诉科如何变更强制措施
  2. 什么是强制执行
  3. 被派出所传唤的含义
  4. 法律咨询: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有哪两类?
  5. 公司破产清算债权人的保全措施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
  2. 死刑复核程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
  4.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误工损失
  6. 刑事附带民事先审理哪个
  7. 检察院抗诉民事案件有多少天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