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0-25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诉讼证据应当确实、充分,并满足以下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对于所有案件的判决都应重视证据和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的供述而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并处以刑罚。而如果没有被告人的供述,但有确实、充分的证据,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并处以刑罚。
证据主体是指形成证据内容的个人或单位,合法性要求证据主体符合法律的要求。
证据形式的合法性要求证据不仅在内容上是真实的,还要在形式上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当事人收集的证据材料能否作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还要看该证据材料的取得方法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
证据材料最终要作为证据,必须经过一定的诉讼程序。若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获得证据,该证据仍然不能作为认定案件的依据。
直接证据具有以下特点:
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具有直接的联系,不需要借助其他证据就可以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和争议。直接证据使用方便,一经查证属实即可用作认定案件事实的主要依据。
在侦查办案中,直接证据数量少,来源窄,收集较为困难,甚至在某些案件中根本无法取得。某些刑事案件由于其隐蔽性,缺乏目击证人,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和方式只有犯罪人本人清楚。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拒不供述的情况下,无法获取直接证据。
直接证据多为言词证据,容易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虚假或失真。其客观真实性难以确定,稳定性较差,时供时翻。仅依靠直接证据定案,一旦出现翻供翻证的情况,案件的质量难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