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2-18
“严禁刑讯逼供”是我国刑事司法活动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维护诉讼公正的基本要求。刑讯逼供指的是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拷打、虐待、威胁等手段,迫使其承认自己的罪行。这种做法严重侵犯了人权,破坏了法治原则,容易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对刑讯逼供行为的禁止和处理方式。根据该条款,人民检察院在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者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情况时,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对于确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提出纠正意见;如果构成犯罪,还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讯逼供的存在有其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多种原因。一方面,一些地方的公安、司法机关存在工作压力大、案件办理速度要求高等问题,为了快速破案,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另一方面,一些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责任,可能会采取虚假陈述等方式来抵赖罪行。
防止刑讯逼供的意义重大,它是维护诉讼公正、保障人权的重要手段。首先,刑讯逼供违反了人权原则,损害了被告人的尊严和合法权益。其次,刑讯逼供容易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给无辜人员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最后,防止刑讯逼供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刑事诉讼法》明确禁止刑讯逼供,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理方式。防止刑讯逼供的意义重大,不仅是维护诉讼公正的需要,也是保障人权和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