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需谨慎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协议 > 拆迁协议法律知识

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需谨慎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5-25

 
11146

拆迁安置协议纠纷的法律问题

第一,未与任何拆迁主体签订书面协议,或只是签了空白协议。

在拆迁安置过程中,有些被拆迁户没有与任何拆迁主体签订书面协议,或者只是签署了空白协议。这种情况常常由于被拆迁户不了解相关法律,或者政府的强势或违法行为导致。不签署协议或被逼迫签署空白协议会导致拆迁补偿款和安置房等问题在协议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

第二,签订协议的双方主体不适格。

在一些非正规房屋征收项目中,房地产开发商作为协议甲方与被拆迁户签署拆迁协议,这与拆迁相关法律法规相违背。此外,政府设置的临时拆迁指挥部与被拆迁人签署的拆迁协议也存在问题。尽管法律上对于这种情况并没有太大的障碍,但是涉及诉讼时,被告主体的选择仍然需要明确。在实际项目中,被拆迁户也可能存在合同签订主体不适格的情况,例如房屋性质是公房、房屋产权人属于父辈或有其他权利人等。因此,当一方没有主体资格签署拆迁补偿协议时,协议的效力和履行会面临法律障碍。

第三,拆迁补偿协议中对房屋具体面积、门牌号等约定不清。

协议约定不明确可能导致协议双方在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尤其是协议甲方在履行协议时可能会推诿责任。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合同没有对质量、价款、履行地点等内容进行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可以协商补充;如果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可以根据合同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因此,即使合同约定不明确,根据法律规定,双方可以协商补充,如果无法补充协议,则应根据合同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

第四,被拆迁户签署的拆迁协议是拆迁人提供的格式协议,且格式协议中的部分条款对被拆迁户不利。

拆迁协议中被拆迁人常常签署的是拆迁人提前拟定的格式协议,被拆迁人往往没有修改的权利和机会。因此,被拆迁人在草草签署协议后可能会发现一些条款对自己不利。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对于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时,应根据通常理解进行解释。如果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的解释,应采用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如果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应采用非格式条款。因此,在解释合同条款时,应考虑到拆迁人制定合同的实际情况。此外,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时,应根据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条款的真实意思。因此,在解释拆迁协议条款时,应综合考虑合同全文条款、合同订立目的和交易习惯等因素,确定合同双方的真实意思。如果意思表示不明确,应采用不利于提供格式合同一方的解释。

第五,拆迁人未履行协议约定的支付补偿款或及时安置拆迁安置房的义务。

当拆迁人未按照协议约定支付补偿款或及时安置拆迁安置房时,被拆迁户应及时启动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以防止诉讼时效过期或对方主体变更等维权困难的情况。此外,当拆迁人无法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时,被拆迁人还应咨询专业人士,分析对方无法履行协议的具体原因,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将自己的损失降至最低。

总之,在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被拆迁户应谨慎行事,不可马虎大意。一旦签署协议,就必须自行承担一切法律后果。尽管现实生活中的拆迁协议存在各种风险,但由于具体案情和项目情况的不同,导致纠纷的原因和维权方式也不尽相同。

延伸阅读
  1. 一般征地协议签了多久能拿钱
  2. 高速公路拆迁房屋的补偿标准修订
  3. 蔬菜大棚拆迁补偿款的计算方法
  4. 高速公路修建拆迁的补偿方式
  5. 未成年可以签拆迁协议吗

征地拆迁协议热门知识

  1. 如何审查房屋拆迁补偿协议
  2. 购买无房产证房屋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3. 一、单位和个人各拥有产权比例的公房拆迁了,补偿怎么分
  4. 村委会统一签定的征地协议是否有效?无效。
  5. 法律规定房屋拆迁期限
  6. 拆迁房屋的强制执行问题
  7. 承租人厂房拆迁维权:法律规定与流程
征地拆迁协议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