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房屋被街道办强拆,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纠纷 > 强制拆迁法律知识

老百姓的房屋被街道办强拆,怎么办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12-07

 
10142
房屋是公民非常重要的财产之一,公民合法取得的房屋是受保护的,而拆迁房屋时,不得暴力拆迁,要先对被拆迁人进行补偿后才能拆迁的,那么老百姓的房屋被街道办强拆如何维权?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老百姓的房屋被街道办强拆,怎么办?

根据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如果房屋被强拆,被拆迁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报案

被拆迁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便依法追究责任。

提起行政诉讼

被拆迁人也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实施房屋征收时应先进行补偿,然后再进行搬迁。

市、县级人民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先给予被征收人相应的补偿。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来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建设单位也禁止参与搬迁活动。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如果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来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并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如果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应当依法给予处分。如果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当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不施行强制拆迁的情形有哪些?

以下几种情形不得施行强制拆迁:

未经裁决

未经裁决,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拆迁。

未提供补偿资金或符合标准的安置用房

如果拆迁人未按裁决意见提供补偿资金或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安置用房或周转用房,不得实施强制拆迁。

提前通知和宣传解释工作

拆迁管理部门在实施强制拆迁前应提前十五日通知被拆迁人,并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动员被拆迁人自行搬迁。裁决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做出。

公证和证据保全公证

在强制拆迁时,应当组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被拆迁人单位代表到现场作为强制拆迁证明人,并由公证部门对被拆迁房屋及房屋内物品进行公证。政府申请行政强制拆迁时应提交被拆房屋证据保全公证书。在取得行政强制拆迁决定书后,应完成该项公证工作。

延伸阅读
  1. 房屋强拆后,是否可以通过信访解决
  2. 未签字就实施强拆,是否违反了拆迁程序
  3. 暴力强拆犯罪行为的法律界定
  4. 没有证据证明征收方是强拆主体怎么办
  5. 强拆房屋造成财产损失,如何维权,申请国家赔偿

征地拆迁纠纷热门知识

  1. 拆迁范围内房屋是否可转让
  2. 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手续及要求
  3. 违法行为的定义及分类
  4. 租赁土地代替征收是否合乎法律规定?
  5. 家庭拆迁纠纷怎么解决
  6. 拆迁纠纷属于行政案件吗?
  7. 乌当区拆迁纠纷费用多少?
征地拆迁纠纷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