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0 侵权咨询 2024.10.23 73人阅读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除向法院起诉外,还有其他解决途经吗?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哪些情形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除了向法院起诉外,还有多种解决途径。这些途径包括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等。
具体途径如下: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这是最直接的解决方式,适用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双方争议不大的情况。这种方式成本低、快捷方便,但前提是双方自愿、平等、公平。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消费者协会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团体,可以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进行调解。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且不收取费用,但调解结果不具有法律强制力。
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如因不公平交易、价格、计量、食品卫生等问题引起的争议,消费者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物价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申诉。这些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管理,并可给予行政处罚,为消费者解决纠纷提供有利条件。
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如果消费者与经营者达成了仲裁协议,可以根据该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仲裁具有灵活便利的特点,且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否则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其他途径无法解决问题时,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是解决消费争议的常见途径,其特点是具有强制性,法院的生效裁判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予履行时,法院可根据法律规定强制执行。
经营者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
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有以下几种情形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或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虚假宣传:对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侵犯人身权:经营者侵犯消费者的人身权,如侮辱、诽谤、搜查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
隐匿或冒用他人名称:经营者隐匿或冒用他人的名称、标记等使消费者产生误认。
无理拒绝履行义务:无理拒绝履行国家规定的义务或双方约定的义务。
综上所述,消费者在面对权益受损时有多种解决途径可供选择,而经营者则需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民事责任。
1970-01-01 08: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