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解决环境权益侵权纠纷方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法律知识

公民的解决环境权益侵权纠纷方式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0-20

 
99646
随着我国居民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很多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达不到环保评估要求的企业要么停产要么达到要求后再复产。但有些企业出现违规排污的情况给环境和周围的人带来严重的损失,那么公民的解决环境权益侵权纠纷方式有哪些?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公民环境权益侵权纠纷的解决方式

协商解决

协商解决是指在双方当事人平等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调解解决

调解解决是指在有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通过平等自愿、合法的方式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仲裁解决

仲裁解决是指纠纷当事人根据纠纷前或后达成的仲裁协议或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由仲裁机构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通过当事人对裁决的自觉履行或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从而解决纠纷。

诉讼解决

诉讼解决是指纠纷当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或裁定,通过当事人对生效裁判的自觉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从而解决纠纷。

上述四种解决纠纷的方式中,仲裁和诉讼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而协商和调解则不具备。因此,当事人对协商和调解达成的协议可以反悔。当然,采用何种方式解决具体的民事纠纷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法定条件

承担民事责任通常需要具备侵害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以及主观过错这四个要件。由于环境污染损害纠纷的特殊性,各国法律多采用特殊的责任规则,我国法律也是如此。

因此,承担环境污染民事责任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是排污者的排污行为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二是其他单位或个人受到损害;三是环境污染危害与他人受到损害互为因果关系。简而言之,排污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是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三个法定条件。

原国家环保局关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法定条件的解释符合法学原理和立法宗旨,并在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和环境司法实践中得到普遍适用,必须严格执行。

环境侵权的赔偿范围

人身损害赔偿范围

因环境污染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如果造成残疾,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如果造成死亡,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财产损害赔偿范围

因环境污染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其他方式计算。

精神损害赔偿范围

因环境污染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延伸阅读
  1. 环境侵权行为的主体
  2. 王*林养猪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纠纷案
  3. 电镀厂环境污染罪的处罚方法
  4. 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范围
  5. 根据环境污染责任法污染环境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特殊侵权热门知识

  1. 高空坠落物的责任认定如何判断是哪一方
  2.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3.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
  4. 高度危险作业及责任概念解读
  5. 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侵权责任
  6. 高空抛物砸坏阳台玻璃:物业的法律责任分析
  7.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及补偿
特殊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环境污染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
  3.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