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是国家赔偿的方式吗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1-28
对于精神损害赔偿,这个是国家最近几年一直都在讨论的热门话题。因为这个也是很多的公民所讨论并且很想知道解决方案的问题。精神损害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种方式吗?那么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和各位朋友一起来了解了解关于精神损害赔偿是国家赔偿的方式吗。
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及计算标准
国家赔偿法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进行了修订
2010年,国家赔偿法进行了修订,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一直存在争议。
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指导意见
2014年,最高法院发布并印发了《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在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条款时,应以公民的人身权益遭受侵犯为前提条件,并严格依法判断侵权行为是否“致人精神损害”以及是否“造成严重后果”。
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标准
《意见》指出,在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来认定侵权行为是否致人精神损害以及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人身自由、生命健康受到侵害的情况;精神受损情况;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家庭关系、社会评价受到影响的情况;以及社会伦理道德、日常生活经验等因素。如果受害人因侵权行为死亡、残疾(包括精神残疾)或经合法资质机构鉴定为重伤或严重精神障碍,应认定侵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并且造成严重后果。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确定
《意见》还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在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时应考虑的因素。根据《意见》,在决定采用“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方式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精神损害事实和严重后果的具体情况;侵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过错程度;侵权的手段、方式等具体情节;罪名、刑罚的轻重;纠错的环节及过程;赔偿请求人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平均生活水平;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以及其他应考虑的因素。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最高和最低限额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33条和第34条的规定,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具体数额,原则上不得超过人身自由赔偿金和生命健康赔偿金总额的35%,且最低不低于1000元。
过错责任及赔偿申请的要求
如果受害人对精神损害事实和严重后果的产生或扩大存在过错,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少或不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同时,如果赔偿请求人在申请国家赔偿时只提出人身自由或生命健康受侵害的赔偿申请而未就精神损害提出申请,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应向其解释国家赔偿法第35条的内容,并将相关情况记录在案。
请注意,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如果您面临复杂情况,本网站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