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承包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承包 > 土地承包合同法律知识

施工承包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点击数:42 更新时间:2024-10-06

 
8592
建筑工程被其他人承包施工的情况非常多,在施工承包的时候肯定是需要签订合同,通过合同来维护各种的权益。但就算是签订了合同发生争议的情况也有非常的多,面对施工承包合同争议要尽快的去解决。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给你主要介绍相关知识。

施工承包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1、和解

和解是指当事人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可以再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从而解决纠纷的方式。和解是当事人自由选择的在自愿原则下解决台同纠纷的方式,而不是合同纠纷解决的必经程序。当事人也可以不经协商和解而直接选择其他解决纠纷的途径。

2、调解

调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过运用说服教育等方法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纠纷。调解有两种方式:一是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当事人发生合同纠纷,可以向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或者纠纷发生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二是行政调解。主要特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居中对合同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调解。申请行政调解的纠纷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申请人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具体的调解请求和事实根据;符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案件范围的规定。但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或者已经向仲裁机构申请裁的。从及一方要求调解另一方不同意调解的,调解申请不于受理。双方当事人接受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即应当按照调解协议书履行各自的义务。由于调解协议书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不能就此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解决争议。

3、仲裁

仲裁是指发生合同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关进行裁决并解决纠纷的方式。仲裁具有“准司法”性质,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4、诉讼

诉讼是指合同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如果没有仲裁协议,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合同纠纷依法予以处理。这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最常见方式。合同纠纷经人民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调解书必须履行,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施工合同的定义

施工合同即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

延伸阅读
  1. 合作投资经营商铺安防项目协议
  2. 版权转让协议填写错误的处理方式
  3. 劳动合同
  4.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5. 采购合同

土地承包热门知识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使用和监督
  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定部门
  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政管理
  4. 林地承包合同范本
  5. 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的定义及相关法律规定
  6. 合同编号_____
  7. 抵押合同
土地承包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H5游戏开发合同范本
  2. 游戏使用许可协议范本
  3. 游戏许可协议范本
  4. 出口购销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