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12-29
房屋拆迁涉及对被拆迁人的财产损失进行补偿,并对被拆迁房屋的使用人进行安置。我国法律对拆迁安置做出了以下规定。
拆迁人应按照原面积妥善安置被拆迁人的房屋。这一原则旨在保证被拆迁人的住房和生产经营面积不因拆迁而减少,以免降低居住水平和生产经营收入。同时,也要确保拆迁人在拆迁活动中不承担额外责任。当事人可以协商拆迁房屋的安置地点、面积、搬迁期限、搬迁方式以及过渡期限等事项。
为了城市的长远发展,减轻城市中心地区基础设施、社会服务、住房等压力,被拆迁户的安置应鼓励迁往城市边缘地区或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这意味着被拆迁户可以从城市中心人口密集的地区迁往城市正在发展或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或从区位较好的地段迁往较差的地段。如果符合鼓励原则迁往市区边缘地段或从区位好的地段迁往区位差的地段,被拆迁户可以适当增加安置面积,以示鼓励。
在拆迁过程中,拆迁方与被拆迁方应本着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安置。无论采取产权调换方式还是作价补偿方式,在安置被拆迁人房屋时,拆迁方要保证被拆迁人不因拆迁而减少住房或用房面积。被拆迁方则无权通过拆迁无理要求增加额外的住房面积。双方应本着等价交换的原则协商处理安置事宜。
拆迁方在拆除被拆迁方的房屋时,应先妥善安置被拆迁方,然后再予以拆除房屋。即使在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因补偿安置协议未达成一致时,拆迁方依法先执行拆迁时,也必须先对被拆迁方做好安置工作,保证被拆迁方不至于因房屋被先行拆除而无安身之处,从而确保被拆迁人的居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