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2-11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四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上述条例,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在作出征收决定后,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征收与补偿工作。
根据第六条规定,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监督。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财政、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工作的指导。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征收拆迁,并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而是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五条规定,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根据相关条例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应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一旦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未履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依法提起诉讼。
在房屋征收过程中,若市、县级人民政府按照补偿方案确定签约期限内未达成补偿协议,根据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应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进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