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10-26
在拆迁之初,被拆迁人应该关注和搜集拆迁人和政府部门颁发的文件。这些文件包括拆迁公告、拆迁地块的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此外,还需要了解拆迁单位、城市房屋拆迁资格证书、拆迁许可证以及两个内部文件(拆迁计划、拆迁方案和银行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证明)。其中,两个内部文件需要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或诉讼来获取,还需要关注通知、公开信以及安置补偿实施细则或办法。
在拆迁公告发布后,如果有拆迁公司找到被拆迁人洽谈,被拆迁人应该要求他们提供授权委托书,并出示工作证和拆迁人员的资格上岗证。这是因为拆迁人可能会动用社会闲散人员对被拆迁人进行恐吓和威胁。与拆迁办工作人员沟通时,如果必要的话可以进行录音。这些录音可能成为协商谈判的重要补偿信息线索,因为有些被拆迁户很难证明对方的口头承诺,没有固定证据。
在评估公司人员上门时,被拆迁人应该要求他们出示相应评估公司的资质及上岗证件。如果评估报告中与房屋实际面积、装修情况、层高不符,被拆迁人应该提出质疑,并要求评估人员详细记录,必要时要求重新评估。
对于已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被拆迁户,一定要注意向拆迁公司索要协议原件。有些拆迁人可能会让被拆迁人先签字,所有补偿金额、面积、楼号都是空白,与口头承诺不一致。
被拆迁人在行政裁决阶段,不应采取不理会、不到场、不表达意见的做法。而是要利用程序性权利,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被拆迁人应该注意在行政裁决调解会上查看记录人员是否完整地记录了自己的意见。
在行政裁决接近尾声时,被拆迁人应该对自己的房屋状况和物品进行拍照录像。这是因为程序走到这一步,可能面临强拆。即便在行政裁决之后面临强拆,被拆迁人也应该拨打110,并找到合适的位置和角度将强拆过程拍摄下来,以保存有效的证据。
如果认为土地补偿款的分配不合理、不合法,被拆迁人可以通过法院起诉解决。起诉的程序与其他普通民事案件相同,但需要提供针对性的证据来证明补偿款分配的不公平、不合理、不合法,由法院进行判断。如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但如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