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补偿也是拆迁安置措施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21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中货币补偿方式的应用与问题
一、背景
近年来,城市房屋拆迁补偿中广泛采用货币补偿的方式。货币补偿具有满足不同层次被拆迁人实际需求、加快拆迁速度、简化程序、增加补偿政策透明度等优点。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被拆迁人对货币补偿与拆迁安置的关系存在模糊认识,补偿标准的确定也是被拆迁户关注的问题。
二、案情
甲在某市A地区拥有一间面积为10.9平方米的房屋。2001年10月,某拆迁公司根据规划在A地区进行拆迁,甲的房屋位于拆迁范围内。拆迁公司发布了拆迁公告,公告明确适用某市政府16号令《某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规定被拆迁人可选择货币补偿与产权调换相结合的方式,若不选择回迁安置或异地安置,可协商进行货币补偿。甲因家庭经济条件和其他限制,无法购买就地安置房屋或选择异地安置房屋,因此向拆迁公司申请货币补偿,并与其签订了《A地改造货币补偿协议》。协议约定拆迁公司应支付给甲私房所有权补偿款6696元,货币补偿款12万元,提前搬家奖励1万元。拆迁公司在协议签订的次日支付了上述拆迁补偿款共计136696元,并拆除了甲的房屋。
三、诉讼及判决
2004年2月,甲将拆迁公司告上法院,称其未按照法规进行拆迁安置,违反了相关规定。甲还指控拆迁公司未按照规定对其原有房屋进行作价,作价报告存在欺诈。甲要求法院判决《A地改造货币补偿协议》无效,要求拆迁公司按规定进行拆迁安置并重新作价计算补偿款。一审法院审理后认定,拆迁公司在拆迁前取得了拆迁许可证并依法公告,符合法律规定。甲与拆迁公司签订了《A地改造货币补偿协议》,自愿放弃了回迁安置房,该协议有效。甲主张协议无效的依据不足,法院不支持其请求。甲声称其房屋未按规定程序作价导致无法选择产权调换方式,但未提供证据,法院不予认定。甲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二审法院。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甲主张拆迁公司欺诈的依据不足。根据适用的法规,甲有权选择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或二者相结合。甲选择货币补偿后,拆迁公司无义务再进行安置,法律无法支持甲的主张。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以上为法院对该案的判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