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征地不给货币补偿,而是给换成自留地,合理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货币补偿法律知识

村里征地不给货币补偿,而是给换成自留地,合理吗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3-11-23

 
6718
在现实生活中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征收的情形是非常多的,而征收土地就免不了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偿,征地补偿的项目是比较多的,那么村里征地不给货币补偿,而是给换成自留地是不是合理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村里征地不给货币补偿,而是给换成自留地是不合理的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时应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对于征收耕地,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土地补偿费应为被征收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安置补助费根据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补助费标准为被征收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对于征收其他土地的补偿费用和安置补助费,应参照征收耕地的标准进行规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于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如果按照上述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无法维持需要安置农民的原有生活水平,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在特殊情况下,国务院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征收耕地的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程序和争议解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镇)、村进行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于补偿标准有争议的情况,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协调;协调不成的情况下,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作出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会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

延伸阅读
  1. 拆迁过程中需要摒弃的错误认识有什么
  2. 已签字的房屋拆迁补偿不合理怎么办
  3. 房屋评估报告的陷阱有什么
  4. 国家公职人员的拆迁安置权益保障
  5. 拆迁赔偿不合理找谁

拆迁补偿热门知识

  1. 违章建筑的法律定义和分类
  2. 土地补偿费计算方法
  3. 上海市市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
  4. 上海徐汇拆迁的法定补偿标准和计算方法
  5. 楼房拆迁怎样补偿
  6. 渠县拆迁赔偿标准
  7. 年房屋拆迁赔偿标准
拆迁补偿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