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方没有征地批文就征地,合法吗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11-10
见过征地批文没?你们那的征地合法吗?没有批文,拆迁方征地合法吗?当地在没有批文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强行征收他们的房子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欢迎阅读了解。
征地程序及合法性
一、征地拟公告
市、县、区级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部门在拟征地的村(居)委会发布征地拟公告,告知被征地的村(居)委会和村(居)民征地的相关信息。征地拟公告包括被征收土地的范围、面积、地类、位置、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被安置人员、安置途径等内容。征地拟公告需在被征地的村(居)委会公示栏以及各村民小组进行张贴,以确保公告的公示性。需要注意的是,征地拟公告出来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以及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并且公安局暂停该被征地的村(居)委会的户口迁入或迁出。
二、现状调查及确认
征地拟公告发布后,市、县、区级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征地情况进行调查,查清拟征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的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情况。同时,计算征地涉及的需要安置农民的情况,拟定征地补偿标准及人员安置方案。被征地村(居)委会、被征地农民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需共同确认并签字,以确保确认结果的合法性。
三、征询村民意见,组织征地听证
在上报征地材料前,县或市级国土资源部门与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一起,对确认结果及拟征地的范围、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和人员安置方案进行公示。公示期间,被征地农村村民和村(居)委会有权提出意见,并享有参与听证会的权利。如果有村民提出听证要求,应当召开听证会,听取被征地村民的意见。
四、征地材料的组织、审核及上报
县或市级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征地情况调查结果、征地补偿标准、人员安置方案以及建设项目的相关材料,拟定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征收土地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经过区县人民政府初步审核同意后,层层上报,最终报省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批准。
五、征地的审核、报批
市、县人民政府上报的征地材料,一般由省、直辖市国土资源部门受理并进行审核。审核的标准包括征地材料的完整性、征地程序的合法性以及征地补偿是否符合最低保护标准等。符合要求的征地材料将被报请省级、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如果需要国务院批准的,由省级、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报请国务院批准。征地经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后,省级、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部将下发正式的征地批准文件。
六、征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省级、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部的征地批文下发后,当地的县、市、区级人民政府需发布征地公告,当地的县、市、区级国土资源部门需发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征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需在被征地的村(居)委会和被征地村民小组进行张贴公示,并通过广播、通知等形式进行广而告之。
七、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被征地的村民在看到征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后,需前往公告所指定的位置和联系人处,持土地权属证明和其他产权证明办理补偿登记。
八、签署征地补偿协议和交付土地
根据征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市、县、区级国土资源部门与被征地农户和村(居)委会签订征地补偿协议,一式三份,分别由国土资源部门、被征地农户和村(居)委会保存。同时,征地补偿款需足额及时支付给被征地农户和村(居)会。如果征地补偿款没有按时支付,被征地农户有权拒绝交付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