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1-19
当事人可以通过反诉或抗辩的方式,依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要求人民法院对违约金进行调整。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当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时,当事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增加违约金;当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时,当事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违约金。
当事人可以通过反诉或抗辩的方式,根据上述规定要求适当减少或增加违约金的数额。即使合同因违约而解除,违约金条款在性质上属于“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不会因合同解除而失去效力。
当事人依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增加违约金的,增加后的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实际损失额。如果当事人在增加违约金后又要求对方赔偿损失,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我国《合同法》规定的违约金具有补偿和惩罚的双重性质,其中以补偿为主、惩罚为辅。当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时,属于补偿性质;当约定的违约金高于实际损失时,违约金既具有补偿性质又具有惩罚性质,其中与损失相等的部分为补偿性质,超过损失部分为惩罚性质。
在司法实践中,确定违约金是否过高存在举证责任如何分配的问题。最高法院的意见是,违约方需要提供足以让法官对违约金约定公平性产生怀疑的初步证据,然后法官可以将证明违约金约定合理的举证责任分配给守约方。
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适当减少时,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综合考虑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和预期利益等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衡量,并做出裁决。
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时,一般可以认定为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判断违约金是否过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实际损失、预期利益和合同履行情况等。当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时,一般可以认定为过高。法院在未经当事人请求的情况下不得依职权调整违约金的数额,但对于明显过高或过低的违约金约定,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进行释明。